7月1日,日本经济产业省正式宣布,从7月4日起,该国将把供应韩国的含氟聚酰亚胺、抗蚀剂和高纯度氟化氢三类重要半导体工业化学品剔除出其“优待白名单”。这一消息给整个半导体行业带来巨大震动。
为什么仅仅三类化学品就能影响整个半导体行业呢?此前,日本化企可以利用政府许可对韩国半导体企业进行快速出口,而现在,日本化企每单对韩出口合约都需要政府部门的许可和审查,办理出口手续花费的时间变长。对于韩国企业来说,短期内甚至面临断供危险。对于韩国半导体企业来说,这一规定的杀伤力极强。
日本为何选择对韩国做出如此选择呢?日本官方给出理由有两个:一是日韩间的信赖关系明显受损,二是在面向韩国的出口管理中发生了不妥事例。韩国政府则将此事定性为经济报复,该国正在考虑反制措施。可以说,两国之间近年不断恶化的外交关系是这一事件的导火索。
不过,对这两个邻国来说,这样的摩擦对双方都没有好处。对于韩国来说,这一决定暴露了该国在半导体产业链上的弱势。韩国半导体产品在全世界富有盛名,该国经济增长十分依赖半导体行业。但半导体行业极度依赖化学品支撑,而日本又恰恰是半导体化学品最大供应国。据统计,日本企业制造的含氟聚酰亚胺和抗蚀剂分别占全球产量大约90%,氟化氢占大约70%。对于韩国主要电子产品企业,这些化学品的供应线几乎是他们的生命线。对于韩国来说,要想保证半导体行业的稳定供应,最好的办法是自力更生,提升韩国高端材料产业竞争力。
对于日本而言,尽管日本占据产业链上的相对优势,但这种优势并不是不可动摇的。从中长期来看,由于日本对韩进行限制,原先的国际伙伴可能选择日本以外的供应商,从而影响日本企业的高端产品销售,促进他国半导体材料发展,加强他国产业竞争力,反而为他人做嫁衣裳。另外,日本政府此前一直反对用高关税进行威胁,将贸易政策作为解决政治争端的手段。在大阪举行的G20峰会刚刚达成致力于实现自由、公平、非歧视性、透明、可预见、稳定的贸易和投资环境,并保持市场开放的领导人宣言。显然,日本政府此举与这一宣言并不相符。